一是建立健全機制。大力推行“工程造林+鄉村綠化隊+村護林隊+生態公益崗”模式,全市組建造林專業隊24支890人、鄉村綠化隊伍30支870人、村護林隊49支224人,有1152名生態公益崗人員參與造林及后期管護。
二是加大資金投入。采取“以獎代補”形式,棗莊市財政對新造林每畝補助800元,補植造林每畝補助500元,提高荒山造林積極性。組織開展市級荒山綠化精品工程評選,認定滕州市計母山、薛城區千山等荒山綠化精品工程8項,將兌現獎補資金743萬元。
三是加強技術指導。棗莊市林業和綠化局組織由縣級領導帶隊的5個督導指導組,到區(市)開展調研指導。各區(市)林業主管部門、鎮(街)派出專業技術人員100余人深入荒山造林一線,進行指導檢查,把好“整穴、苗木、栽植”等各個環節,推進荒山造林高質量完成。
四是嚴格考核驗收。嚴格按照《2022年全市荒山披綠工程考核辦法》要求,成立驗收組,現場核實造林面積、造林樹種、造林密度、苗木高度、苗木成活率等造林指標,評估造林質量和成效。